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

信州区“四个并重”做优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

作者:何菲 周小滔   日期:2017-07-25   

  自换届以来,信州区人大常委会对原有代表联络站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分析,重新在全区9个镇、街道设立27个代表联络站,在联络站建设上坚持以“四个并重”贯穿人员选配、职责制定、制度完善等各方面,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做大做强。

  一、合理建设和统一设置并重。在联络站场所建设上,区人大常委会指导各镇、街道人大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实用、可行原则,充分依托辖区优势,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创造单独建站条件,灵活机动地解决用房紧张、活动场所偏小的问题,尽可能将代表联络站设立在选区范围之内,方便选民反映问题、意见和建议。在联络站设置上,要求做到“三个一”,即“统一配置标识,统一内部设置,统一挂牌上岗”,明确要求代表联络站需“场所固定,名称统一,单独挂牌”。

  二、选好优秀“站长”和吸纳优秀“群众”并重。一是选聘业务精通的站长,联络站活动开展的好不好,关键在负责人(站长)身上。信州区坚持选择专业精通、德高望重的代表为“站长”,并定期对“站长”进行业务培训,加速知识更新,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以应对解答选民提出的各类问题。二是吸纳有专长的社会群体,创新社区代表履职“6+1”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各优秀群体优势,吸纳镇街干部、村(居)干部、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律师及警察充实到人大代表履职队伍中,提高代表履职效能。

  三、履职规范和履职创新并重。在履职登记上,要求按照“一本三表”(即代表活动记录本、接待选民登记表、接待代表安排表以及选民反映事项登记处理表)对联络站活动进行记录,选民反映重大问题或开展精彩活动时,进行全程视频录像,保存影像资料。在活动开展上,要求事前有告知,事中有记录,事后有反馈,要求做到活动开展3天前将活动内容、接待的代表姓名、职务等张贴在联络站醒目位置,便于选民(群众)提前做好准备;活动中做好接待、来访登记、情况反映记录、影像等;活动结束后,做好整理归纳,并将反映的各类情况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并做好处理结果反馈。在履职模式上,各联络站结合实际探索了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如西市街道创新代表联络站“网格+”模式,将全区所有人大代表聘为街道“特聘网格员”,与街道签订“特聘网格员”挂点协议书。每名代表挂点3-5个网格,充分依托西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指挥中心的平台优势,通过微信及网格管理手机APP,建立起了代表与挂点网格长之间的双向沟通机制。各人大代表通过辖区网格员的信息反馈全面掌握挂点片区民情社情,及时了解选民动态,各网格充分发挥代表优势,监督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主体责任,帮助解决社区及街道无力解决的民生问题,“网格+”模式的运用,有效拓宽人大代表信息渠道,提升代表工作实效。

  四、建章立制和奖罚并举并重。在代表联络站设立之初,信州区就出台了《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规则》、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修订版)等规范性文件,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规范联络站运行。同时严格考核机制,建立奖惩制度,区人大常委会对联络站开展不定期检查,对联络站活动情况和代表参与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开展活动有创新,推动工作有力度的联络站以及代表进行表彰。对活动缺少主题、效果不够明显,群众评价不高的联络站,提出批评,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新设立联络站运行以来,各联络站呈现出代表和选民联系更加密切,政府和选民沟通更加通畅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了政府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和民生工程落地见效。下一步,信州区人大将积极探索网络履职创新平台,实现代表联络“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提高代表履职效能,提高联络站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