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视察调研

视察调研

信州区人民法院关于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的工作情况

作者:区人大法制委   日期:2020-06-11   

  

  近年来,区法院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届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两个“一站式”建设,搭建多元解纷平台,主动融入区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格局,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纠纷解决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搭建载体,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两个“一站式”(即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诉讼服务机制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人民法院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延续,通过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解决案多人少矛盾,提升案件质效,实现司法公正与高效的统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全面改造升级,拓展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广度。区法院于2018年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全面改造,诉讼服务中心的场地由原先的300平米扩展至1000平米,经过后期持续改造升级,功能已相当完善,功能区域划分科学完整,主要功能区有:安全服务区、诉讼服务引导区、诉讼辅导区、立案受理区、调解速裁区、收转发E中心、综合事务区、执行服务区、网上立案自助区、律师及第三方服务区、休息等候区、便民服务区、信访接待区等。

  (二)打造智能升级,提升诉讼服务的速度。区法院加强了对诉讼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配置,配备了功能强大的智能机器人“小法”、3D智能引路机诉讼风险评估机的配置,还配置了用于播放普法宣传片等的多功能大显示屏、自助查询机、自助立案电脑、扫描仪、打印机、智能法官留言系统、自助诉讼一体机等设备,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立体化立案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由于为群众诉讼服务到位、态度良好,区法院在信州区委、区政府对2019年度全区重点工作先进集体考评中获全区执法监督及条管单位类满意度测评先进单位第一名。

  (三)提升贴心服务,让群众感受到诉讼服务的温度。在诉讼服务中心还设置了休息等候区,给当事人提供休息饮水、母婴活动、图书借阅、手机充电等服务。区法院在全市法院最早开通银联卡POS机缴费功能,在此基础上同时开通了微信、支付宝等自助缴费功能。升级改造后的诉讼服务中心专门为诉裁调解团队配备了调解室、速裁办公室和速裁法庭等,最大限度满足当事人除庭审之外的全部诉讼需求,真正实现“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2019年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被江西省高院评为“优秀”法院,并被列为全省第一批两个“一站式”创建示范法院。

  二、健全机制,完善“一站式”高效、多元化解纠纷

  区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以群众司法需求为导向,以智慧法院建设为驱动,积极创新诉讼服务工作机制和模式,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党委领导,夯实政策基础。在市中院指导及推动下,区委政法委出台了《关于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方案》,区政府为此专门拨付20万元诉源治理工作经费,解决了我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资源配置、平台搭建、经费保障和考核奖惩等重要问题,为我院开展纠纷多元化解提供了政策和经费支持。

  (二)加强调解、速裁队伍建设。一是成立了调解、速裁团队,并按“法官+助理+书记员”模式配备,去年成立金融团队,现有员额法官8名、法官助理4人,聘用人员9人,并已入驻诉讼服务中心办公。我院锐意进取,大力创新,进行繁简分流、调审分流、快慢分道等促进简案快审,把调解与审判有机结合为快审助力,为精审分忧。二是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了全国模范法官工作室、人民陪审员调解工作室、心理咨询工作室,保险协会、中国财保上饶市支公司等特邀调解力量全日入驻法院交通速裁法庭办公,开展诉前委派调解、诉中委托调解、立案前调解、立案后调解和快速审理各类简单民商事案件,提高来院纠纷在诉讼服务中心的就地化解率,多种方式快速化解矛盾纠纷。三是对导入多元化解的案件,法庭辖区案件由法庭负责,其他案件统一实行速裁团队负责制,由相应法官负责对案件进行流程跟踪和业务指导,调解成功的,及时司法确认或采取其他诉调对接措施;调解不成的依法速裁或分流至繁案团队。本院其他民商事员额法官为兼职调解员,注重案件的全程调解。

  (三)构建多元化解纷体系,促进诉调对接。形成以“调解速裁中心”为主体,“专业化解纠纷平台”“社会基层解纷网络”为辅的多元化解体系。一是打造好诉前化解这一平台。做好诉前调解平台建设,在诉讼服务中心窗口设置调解窗口,速裁中心设置调解室,专门派驻法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对立案前适合调解的纠纷,经当事人同意予以登记分流给法院诉前调解或委派、委托保险业协会、医患调处中心、工商联、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专业调解组织调解,并予以跟踪指导督促,调解不成的立即立案分流。心理调适中心配备一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法官,针对婚姻家庭、矛盾激化案件从情感方面给予当事人心理疏导,从而达到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目的,打造立体化“大调解”工作格局。二是积极做好民事纠纷基层化解。借助信州区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和成熟的网络化服务管理,积极争取区委和政府的支持,在区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去年建立执行网络化工作的基础上,将信州区下辖的9个镇街128个村(社区),按照“街巷定界、无缝覆盖、规模适度”的原则,从我区598个网络员、专干、管理员中精心挑选128名特约人民调解员,积极开展多元化解工作,确保来院纠纷“导得出去”,实现无缝对接,努力将民事纠纷化解在最基层,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四)以村民法官为基础,形成诉源治理的新模式。针对我院农村法庭人少案多且管辖乡镇又比较多的现实困境,积极探索诉源治理的新模式,不断完善“社会调解在先,法院诉讼在后”的纠纷分层过滤体系,在源头上预防纠纷、化解纠纷,主动做好与当地党委政府创建“无讼”乡村、一体化矛盾纠纷解决等工作对接。利用法院现有的人民陪审员、司法协理员等资源,经村委会推荐、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法院聘任的流程,将村组织社会治理“带头人”吸纳到司法辅助队伍,聘任为人民法院的“特邀法官”,负责对本村发生的各类纠纷或法院委托、委派的案件进行先行调解,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对经“特邀法官”调解不了的案件,再由法院指派法官共同调处,实现调解环节集约化、层级化,努力打造更多的“无讼”镇村,以满足群众的多元化司法需求。

  (五)合理借鉴,融合创新。积极探索和借鉴其他法院优秀做法,完善自身工作。例如,将建筑工程、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等案件司法鉴定程序前置到诉前的“鉴定前置”做法,主动引导当事人进行诉前鉴定,将鉴定程序优化至诉讼程序前,并在鉴定完成后与诉前调解程序进行对接,完善了诉前解纷机制,诉前调解阶段向当事人一并送达起诉状和证据副本,诉前调解不成正式立案后,不再向当事人送达上述材料的送达转换机制,以及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等。